★ 登入成為會員,每次購物賺取積分作現金使用!★

建立靈修習慣,探索人生意義

發布者 rercadmin 2020/08/25 0 評論 閱讀分享,

〈建立靈修習慣,探索人生意義〉

 

  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,有人說:「持續做一件小事,就是一件大事」。持續做小事,困難不在於「小」,而在於「恆」。人總是害怕沉悶,往往想有新刺激。一件事情愈是簡單,就愈是無趣,亦愈不想做。即使一件事情本來很複雜、很具挑戰性,但若果長時間去做,便會熟能生巧,化繁為簡,回復到無趣的狀態。

 

  當然,如果完成一件事之後,能夠帶來喜悅或利益的話,或者可以抵銷沉悶的痛苦。例如隧道收費員,相信是世界上最沉悶的工作之一,但一想到月底發薪,也就會咬緊牙關繼續工作。相反,如果人生沒有意義,就像薛弗西斯神話中的主角,每天推着滾下來的巨石上山,徒勞無功,實在使人感到沮喪。故此,一個人為自己生命訂立一個有意義的目的,實在十分重要。如此,即使每天循環往復,生命也都可以變得有活力。

 

  談到人生目的,很多人都會想起華理克牧師(Rick Warren),他在其名著《標竿人生》中,列出五項上帝造人的五個目的,即為討上帝的喜悅、為上帝的家而活、為變得像基督、為服事上帝、為一個使命。作者特別強調:上帝會賜人力量,幫助人去實現這些目的。此書的中文版在2003年出版,一時洛陽紙貴,不少基督徒在閱讀的過程中,不斷尋問「我究竟為何而活?」,反省自己在上帝計劃中的角色,使人生過得更有意義。

 

  原版的《標竿人生》,定位是一本成年基督徒的屬靈旅程指南。不過若能夠愈早培養與上帝同行的習慣,就能愈早發現自己人生目的,生命就會過得愈豐盛,《兒少標竿》便應運而生。本書表面上是一本普通的365日靈修書,但實際上,華理克牧師是按照《標竿人生》的人生五大目的重新編寫,藉着經文來提醒讀者上帝在他們身上的計劃,主題一貫。而且,《兒少標竿》的讀者對象是9-15歲的少年,這個年紀正好處於建立價值觀的關鍵時期。幼童會倚賴家庭和社群的教導來建立價值觀,但在少年階段,會漸漸對周遭一切產生很多疑問,需要自己探索,從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。《兒少標竿》的語言淺白,少年能夠藉着每天的靈修,發掘上帝在他們身上的目的。

 

  例如書中第189日,作者以馬太福音4:4「人活着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」一節經文,指出上帝的話是屬靈的營養素,每天都需要吸收,否則會造成屬靈的營養不良,勉勵少年人建立恆常閱讀《聖經》的習慣。又例如第245日,作者以詩篇42:11「應當仰望上帝,因我還要稱讚他」一節詩句,指出大衛也曾經歷生命的低谷,然而在困難之際,總有上帝的安慰,從而鼓勵少年人在傷心或沮喪時懂得依靠上帝。

 

  恆作小事即大事。少年人如果能夠持之以恆,及早建立靈修習慣,從上帝的話語中吸取養分,生命就會永不枯竭,滿有生趣。

 

轉載自《教聲》第2222期,2018年10月7日

 

標籤:閱讀分享

發表評論